二氧化硫减排项目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二氧化硫减排项目,以及二氧化硫减排量计算公式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国务院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具体目标,其中SO2的排放量减少590万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和总体要求。目标是到2010年二氧化硫减排项目,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二氧化硫减排项目,降低20%左右二氧化硫减排项目;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

具体目标包括二氧化硫减排项目:到2010年,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降至1吨标准煤以下,单位工业增加值的用水量减少3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从2005年的2549万吨降至2295万吨,化学需氧量从1414万吨降至1273万吨;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超过60%。

国务院印发的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了2010年中国实现节能减碳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方案》指出,到2010年,中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由2005年的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

减排SO2有哪些途径?

1、减排二氧化硫的措施有:减少现有化石燃料(煤)燃烧产生的SO2,例如给使用煤炭作为燃料的燃煤电厂,工业窑炉等加装脱硫装置;减少高硫份燃煤的使用,尽量使用低硫煤;关停能效比相较较低的锅炉、炉窑;使用新能源替代传统燃料。

2、目前世界上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措施有:原煤脱硫技术,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约40%一60%的无机硫。优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气等。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例如,液态化燃煤技术是受到各国欢迎的新技术之一。

3、一是采用低硫燃料:此种措施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一些较发达的国家规定了燃料的最高含硫量,但烟气仍需通过脱硫净化方可达标排放。二是高烟囱排放:该措施能降低二氧化硫的当地排放绝对量,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

4、使用低硫煤,节约煤炭资源,并通过型煤固硫技术,如在型煤加工中添加固硫剂,可有效减少SO2排放,固硫率可达约50%。增加清洁能源的比例对于减排SO2具有显著效果。汽车尾气排放的控制措施包括严格排放标准、发展公共交通、推广无铅汽油和安装尾气净化器,以及使用环保型汽车。

5、据有关资料介绍,原煤经洗选后,SO2排放量可减少30~50%。所谓节约用煤,就是要改进燃烧方式,提高煤的燃烧效率。加大烟道气脱硫脱氮技术。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

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主要措施包括:首先控制增量,调整和优化结构。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促进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加大投入,全面实施重点工程。加快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水资源节约项目。

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 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是实现节能减排的关键。比如,在工业领域推广高效电机、变频器、节能灯具等,可以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在建筑领域,使用保温材料、智能节能窗等,也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控制增长幅度,优化产业结构。需对增长过快的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进行控制,加速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完善支持产业调整的政策,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加快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增加投资,推进关键项目实施。快速推进十大节能关键项目。实施水资源节约利用计划。加速水污染治理设施建设。

节能减排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节能减排的关键措施之一。可以通过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能源消耗。此外,推广节能产品,如节能电器、节能灯具等,鼓励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

节能减排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 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是节能减排的关键措施之一。例如,在工业领域推广高效节能的电机、锅炉、照明系统等设备,可以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此外,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等,也能有效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从而降低碳排放。

企业层面:企业应当依托科技进步,加速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实施节水、节电等管理措施,以降低能耗和排放。 个人层面:公众应节约使用照明电力,倡导循环利用资源,选择低碳出行方式,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节能减排。

关于二氧化硫减排项目和二氧化硫减排量计算公式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投稿,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联系邮箱:835971066@qq.com

本文链接:http://tanzhihuilin.com/post/146.html

友情链接: